無錫構建省內密度最高“警務便民圈”
“原先要跑多個部門,現在一窗就能辦理,方便多了。”近日,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代辦員李王飛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“外國人來華工作服務專窗”,為來華的外籍專家辦理相關業務。我市公安等多部門聯手,將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、居留許可等多個事項合并為“一件事”,專窗辦理,大幅壓縮了辦理時限,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城市國際化發展。
“專窗的預約、代辦、送證上門等服務,讓企業和當事人感受到無錫引智引才的力度、‘放管服’改革的溫度。”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服務專窗設立后,公安部門推進建立了重點外資企業庫、重點外籍人才庫,優化了高層次外籍人才簽證、居留許可等辦理流程。
這樣的便利,源于無錫公安持續推動“放管服”改革,不斷推出便民利企舉措——在戶政領域,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大市范圍內戶口遷移“一站式”辦理,跨省市戶口遷移實現了全國范圍“跨省通辦”,居民身份證業務由戶籍地派出所單點受理調整為“全市通辦”;在治安領域,推進證照分離改革,先后推出取消對典當業許可審批,對旅館業、公章刻制業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,極大減少了企業開辦成本;在車駕管領域,繼今年7月前已推出6批66項交管“放管服”改革措施后,10月又推出車輛檢驗“便民辦”“容缺辦”13項措施,11月為新能源貨車和中型以下廂式貨車進城“松綁”。
今年以來,無錫公安機關落實“放管服”決策部署和“一窗通辦”工作要求,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,全市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網辦量同比增長22.1%,90%的線上高頻服務事項實現“零材料”提供。
不光企業,普通市民今年能更加深切感受到“放管服”改革帶來的便利。無錫公安合理布設公安政務服務中心、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、出入境受理點、警務工作站、社區警務室、交通違法處理點等6類1242個線下服務網點,形成省內密度最高的“警務便民圈”,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便捷高效服務。
昨天,已在無錫工作十年的小史來到新建成的經開公安分局東夅派出所“太湖e警”綜合服務中心,只一會兒工夫就為異地出生的兒子報好了戶口。他發現,服務中心里還可以辦交管業務,順手又將口袋里破損不堪的駕駛證也換了張新證。工作人員又演示了如何在手機上操作“太湖e警”無錫公安政務服務平臺,有不少事項可在網上辦理,比如申領邊境管理區通行證、辦理本地戶籍遷移等,不用專門跑一趟。
今年以來,市民常能看見道路上發生車輛輕微交通事故后,當事人雙方拿出手機,一通操作后,事故很快處理完畢,然后各自走人。如此便捷的操作,全是因為有了“一網協同、一網通辦、一網統管”的“e路通”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處理服務工作平臺。這個由無錫公安建立的在線平臺,有事故快處、保險快賠、人傷快救、理賠快付、賠償快調、風險快宣等“6e”在線處理功能,率先實現全國范圍人、車、險信息互通,保險、醫療、公安數據區塊鏈應用共享,促進當事人、交警、保險、路救、維修、醫療六方聯動。
“進入‘互聯網+公安政務服務’時代,無錫公安網上辦事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”市公安局政務服務管理支隊支隊長徐蝶介紹,從無錫“網上公安”網站(PC端)僅提供辦事資訊及辦事咨詢,到2016年無錫公安“微警務”(手機微信端)上線,可以提供預約和預受理服務,再到今年完成線上端、線下端、自助端、網辦中心的“三端一中心”主體架構,基本建成“太湖e警”公安政務服務平臺。微信端、靈錫APP上將設立“太湖e警”小程序和公安專區,把分散在各警種自建系統平臺的87類事項集約到一個線上入口,并重新構建原來僅提供線上咨詢、預審服務的73類事項網辦新渠道,為企業群眾提供9個警種160類事項“全流程網辦”“免證辦”服務,其中“全流程網辦”事項數量居全省首位。群眾辦理公安業務從來回奔波變為最多跑一地甚至足不出戶、動動手指就能完成。
據悉,未來幾個月內,無錫公安所有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將全部升級成“太湖e警”綜合服務中心,受理范圍從原先單一的115類戶政事項拓展到涵蓋戶政、治安、出入境、車駕管等263類事項,同時配備“太湖e警”自助終端,徹底打通“跨界”業務通道。